华阴市人民医院
特邀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指导“二甲复审”工作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二甲复审,6月下旬,我院特邀请大连医科大学教授马书明来我院指导工作。针对我院现阶段各科室在复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马书明教授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
几天来,马书明教授前后到护理部、设备科、院感科、供应室、ICU等科室,对我院重点科室、重点岗位的相关制度和规范逐一进行核查,对发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并对今后的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有力的促进了我院规章制度的完善,管理水平的提高,二甲复审工作的顺利推进。
下乡入户 精准扶贫
为了更好的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市委市政府将每周二定为全民扶贫日,扶贫干部集中入村,按照下乡任务清单逐项开展工作。
6月27日一大早,市人民医院孟保华院长、杨艳利书记、张华平副院长等院领导带领我院40多名干部职工前往市医院定点包联村——华山镇康宁村。孟保华院长带领医生,深入包联贫困户家里,为贫困户测心率,量血压,换药等;杨艳利书记、张华平副院长带领医院职工积极入户,与贫困户话家常,实地了解贫困户情况,对贫困户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完善;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启刚副院长带领两名驻村干部,订挂扶贫工作制度牌,核查、整理扶贫相关资料。
真情救治 彰显大爱
6月21日下午1点30分左右,华阴市人民医院收到一名“特殊患者”。该名患者大约70岁左右,男,因不明原因造成颅内出血,晕倒在路边,人已经失去意识进入昏迷状态,被路人发现后报警,华山交警大队第一时间将他送到了市医院。病人身上没有携带能够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没有家属,没有财物,是典型的“三无病人”,面对紧急情况,我院立即开通医疗绿色通道,先治病后交费。急诊科马上收治病人,及时为患者清理污秽物、抽血化验、包扎外伤、做脑部CT、供氧并做心电监护。因为患者的病情不断加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医院立即将病人转到重症监护室进行专业护理,主管医生和科主任为患者面部的伤口进行清创缝合,深静脉置管。宣传科及时编发寻人启事在医院微信平台、社会媒体、朋友圈发布,积极为患者寻找家属及亲人,医院职工热烈响应,纷纷爱心转发。
21日下午5点,该名患者的女儿、侄女、儿媳等家属看到寻人启事以后,急匆匆的赶到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房。神外主任邱斌详细为他们通告了患者的病情及后期的治疗方案,患者家属对医院及医护人员表示了感激。
我院外科再次成功开展
一例高难度三切口联合食道癌根治术
2017年6月20日,星期二,我院在省院两位肿瘤专家和相关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下,成功对一例男性食道癌患者行高难度三切口联合食道癌根治术。经过外科专家们8个多小时紧张细致的辛苦工作,圆满完成了这项高难度手术。
该手术的圆满完成,体现了我院外科在肿瘤根治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对开展高难度手术的重视程度。术前,严谨科学的讨论、风险评估和周密细致的准备,为手术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术中,医务人员通力合作,每个步骤都配合精准无误,与术前预期同步,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以评促改 狠抓终末病历质量
多科共援手,急救显真情
2017年6月21日上午,华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成功抢救了一位心包积液导致胸闷、气短的年轻男性患者,这是市医院急诊科实施的第一例心包穿刺术。
患者男性,26岁,以“胸闷、气短伴全身无力1天”之 主诉就诊,我院急诊科医生立即行相关辅助检查,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等治疗。患者血压呈持续性降低,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双侧胸腔及心包积液”,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后一致认为患者病情危重,如不立即进行心包穿刺术,将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可能。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在省医院医生的B超精准定位引导下,ICU和急诊科医生密切的操作配合,于2017年6月21日上午11时23分成功完成了我院急诊科首例心包穿刺术。在心包穿刺术后,患者自觉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
此次穿刺术的成功,标志着华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在医疗业务上的开拓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在急救方面果断处置的应急能力。
市人民医院开展慢性病集中鉴定
为了做好华阴市慢性病鉴定工作,确保我院门诊特殊病、慢性病鉴定期间能够为患者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6月20日至22日,在市医院急救中心大楼一楼,6名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申请提供的相关病史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参照门诊特殊慢性病鉴定标准开展必要的相关检查,书写门诊病历,完成初步核查。三天时间,集中检查近600人。6月26日,市社保局相关人员和我院的鉴定专家组对初审资料上会复核,填写《渭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检查治疗审批表》。
假牙坠食道危及生命 医生出奇招成功取出
6月16日中午,我院门诊来一脑梗后遗症老年男性患者,面色发紫,呼吸困难,语言不清,经家属诉述,患者把口腔里上颚一侧假牙误吞。接诊后,我院特聘专家消化内科教授郭广炎、胃镜室负责人胡鑫及科室工作人员郭琴立即启动医疗绿色通道,经放射科X线检查,诊断为食管上端异物,随后立即行无痛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手术麻醉师杨红玲、口腔科医生孟渭滨参与救治,救治工作紧张有序,医生胡鑫多次用异物钳小心勾住假牙钢丝处至舌根下,但都无法取出,患者随时都有卡到气管导致窒息死亡的可能,在郭教授的指导下,口腔科孟渭滨用手伸进患者口腔里取出异物。经过40多分钟,为该患者取出长约6cm的弧形钢丝护套假牙,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医务人员紧张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患者家属对医生深表感激。